自三月以来,新冠疫情在全世界呈现爆发趋势。作为一名“留德华”(因工作学习等原因在德国生活居住的华人),给大家简单分享一下德国的防疫措施。
二月下旬欧洲疫情最先在意大利开始爆发,由于欧盟各国之前可以直通往来,疫情在欧洲爆发就是不可挡的趋势。一月时在德国南部巴符州已有十几名确诊病例,第一人是因为一名武汉同胞去德国公司出差,回国后被确诊。之后和此人接触的几名德国同事也陆续发现确诊症状,不过病情较轻控制较好。
二月底德国疫情最先在北边北威州的Heinsberg县爆发,当时正值德国的“狂欢节”结束,作为德国每年最盛大的节日之一,大量人员参与了狂欢节的狂欢游行,疫情悄然弥漫开来。 之后各地也皆有从意大利返回被确诊的情况,确诊病例一天天在增加。
德国最新确诊数据
我在德国首都柏林,和一名德国朋友聊到此事时,我的恐慌谨慎和他的不太在意形成鲜明对比。事实上这也与德国和欧洲初期的宣传政策是有关的,新闻报道这只就像感冒一样没有什么太大的影响,而且逝世病例大多是老年人和有慢性病基础的病人,对于年轻人危害不大。我无法说服他,只能叮嘱对方多加小心。
针对口罩的问题,亚洲人和西方人的态度也是截然不同。以至于后来有人说,“现在才发现,原来中西方最大的文化差异是——戴口罩。”其实欧洲人不是追求所谓的自由,而是在西方人的认知里,只有生病的人才需要戴口罩,而且生病了就不应该出来乱跑应该在家休息,所以如果在外边看到戴口罩的人,他们会十分排斥甚至恐慌。甚至出现个别殴打戴口罩的亚洲人现象。
随着疫情的加重,现在的德国人已经不是十分排斥口罩了。根据前两天的民意调查,有57%的德国人支持戴口罩,这已经可以算是非常大的态度转变了。现在的超市工作人员大部分会戴上口罩手套,排队保持一米五以上的距离,有人会拿围巾捂住口鼻或者戴自制的布口罩,不过依然还是有人不戴口罩。当然还有个重要原因,早在一月底时,德国的口罩早已被华人买空寄回武汉支援了,想买也买不到。
德国出院病人送给医护人员的布口罩
而从德国政府层面来讲,采取防疫措施算是比较早和及时的。
1.? 学校延期开学,德国的夏季学期一般是四月中旬开学,目前各个学校都推迟到四月下旬开学。并且学校封闭,学校员工在家办公。前段时间收到学校的邮件,下学期改为网络授课,要求大家尽量不要出门。
2.? 采取隔离令限制出行,从刚开始的限制1000人以上聚会到现在的限制2人以上聚会,不过心大的德国人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在三月初期限制1000人以上聚会时,德国某音乐厅组织了999人的聚会,严格限制第1000个人进入。不愧是“严谨的德国人”(当然现在德国人普遍都很重视这次疫情了,街上几乎没有什么人了)
3.? 欧盟封境,欧盟各国统一战线,避免一切非必要的旅行。三月中旬各国封闭边境的陆运交通,三月下旬欧盟宣布封境,禁止非欧盟及非持有欧盟长期签证的人员入境,也就是旅游签目前是无法入境欧盟的。
4.? 除食品超市外其他店铺关闭,食品超市点周日营业。和国内热闹的周末不同,在欧洲周末(尤其周日)店铺几乎都是关闭的,让大家可以休息。目前超市几乎全天营业了,除口罩、意面、消毒用品、厕纸以外,其他货品暂时供应充足,但有价格上涨趋势。网络订单数量增加。
空无一人的街道
德国作为老牌的资本主义强国,确实也有它骄傲的资本,发达的医疗体系就是强有力的支撑。在巨大的确诊病例数字面前,德国1.2%的死亡率相比其他国家简直低得惊人,而欧洲最初爆发疫情的意大利死亡率已超过10%,即使是中国举国之力援助武汉,死亡率也有将近4%。德国前几天甚至还接收了部分意大利和法国的重症病人予以救治。在德国有2.5万重症床位,很多具有检测资质的实验室,每周可检测近50万样本。与此相比法国的重症床位有7000张,英国只有5000张。
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在国内疫情日渐稳定的情况下,大多数新增病例都为境外输入。其中绝大部分来自英国,而来自德国的境外输入病例几乎没有。
目前德国驻华大使馆针对在德留学生也发放了健康包,希望大家能顺利度过此次难关。
我也永远在祖国身边
武汉东湖有那些旅游点啊
黄陂区(Huangpi),是湖北省武汉市市辖区,地处武汉市北部,湖北省东部偏北,南邻东西湖区、江岸区、东连洪山区、新洲区,西北交孝感市、东北交黄冈市,有“无陂不成镇”的深厚文化积淀,素有“千年古郡、木兰故里、滨江花都、孝信之城”的美誉,拥有盘龙城文化、木兰文化,二程文化、首义文化四大文化名片。
商代盘龙城遗址是武汉城市之根;5A级景区木兰文化生态旅游区为武汉之肺。2016年,黄陂区获评中国创新创业(双创)百强区第62名,中国最具投资潜力百强区第67名。黄陂区与汉口一水相依,七桥相连。7条高速公路在黄陂互通,每平方公里等级公路拥有量位居全省各区(县、市)第一。
据县志记载:今黄陂区境古为荆州之城。春秋属黄国之地,楚成王灭黄归楚。秦统一中国后,分楚国为四郡,黄陂属南郡。汉属西陵县。汉末刘表为荆州刺史,以此地当江、汉之口,使黄祖于此筑城镇遏,名黄城镇。黄陂区与美国喜瑞都市,德国白水市,台湾苗栗县,上海市松江区,广东连平县,新疆喀什市,新疆阿克苏地区,西藏乃东县,湖北罗田县结成友好城市,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不断加深。在京、沪、津、穗、陕、琼等地均设有黄陂商会,他们在黄陂兴建陂商大厦即将落成。
木兰八景所在地的木兰文化生态旅游区作为全国最大的城市生态旅游板块被联合国列为《中国二十一世纪议程》优先发展项目。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游,推动木兰溪、红岗山茶文化园、木兰竹海、红酒古镇等乡村旅游加快建设。进一步推进“赏花游”工作,加快浪漫红叶谷、银杏山庄、木兰花园、木兰果园建设。
江夏区隶属湖北省武汉市,东与鄂州、大冶毗邻,南与咸宁交界,西与武汉经济开发区隔江相望,北与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接壤,是武汉市的南大门,素有“楚天首县”之美誉。江夏区位优越,交通便捷。是武汉市江南唯一的远城区,地处武汉1+8城市圈南部枢纽,北与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接壤,西与武汉市经济开发区隔江相望,极具产业吸纳辐射功能。
江夏人文荟萃,民风淳朴。“中山舰”名扬四海,“明皇陵”气势恢宏,“赤壁古战场”金戈铁马,“贺胜桥北伐阵亡将士陵园”尽展英烈风采。众多闻名遐迩的名胜古迹,让人流连忘返。勤劳、善良、好客的江夏人民,定会让你有宾至如归的感觉。区内人才济济,20余所高等院校云集我区,每年为社会提供万余名多领域、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江夏”自隋开皇九年起又被用作县名,当时是改侨县汝南县为江夏县。此前,今武汉市域内最早的县级行政建制为沙羡县,始设于西汉。三国吴省之,晋太康元年复置,治夏口。后省沙羡,并入沙阳。东晋末,汝南郡民流寓夏口,因侨立汝南县。自隋改汝南县为江夏县后,“江夏”县名沿袭不变,直至清朝灭亡。1912年为纪念辛亥革命改江夏县为武昌县,寓“因武而昌”之意。
汉南区,隶属于湖北省武汉市;位于武汉市西南郊,地处长江北岸,江汉平原东向边缘,汉南区东、南以长江为界,与江夏区、嘉鱼县隔江相望;西及西南以东荆河为界,与洪湖市、仙桃市接壤;北以通顺河为界。境内地势平坦,河湖交错,港汊密布,仅东北部有少数岗丘。历史上曾是江汉平原泛区的边缘地带,1949年后相继建东城垸堤、汉南垸堤、东荆河堤和长江干堤,进行垦殖、排灌等综合治理。
汉南区旅游资源丰富,万里长江,碧波千顷的蚂蚁河,还有神秘的纱帽山,向人们展示了几万前人类播撒的文明。纱帽山是商周文化的遗迹,1965年出土了大量的石斧、石锛、陶豆、陶纲坠、青铜尊等。其中商朝青铜尊被作为省博物馆馆徽。纱帽山已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汉南已开始重点建设纱帽山文化旅游景区:对发现几万年前人类头盖骨化石、商周文物的纱帽山进行综合整治,建“汉阳人”及商周文化博物馆。
1.翠帷蕴谊
翠帷蕴谊为国际交往中举行植树活动的场所,内有一组民族风格的建筑“翠帷轩”、“蕴谊亭”。已有美国俄亥俄州、英国曼彻斯特市、德国杜伊斯堡市、日本大分市等政府代表团与武汉人民一道植下的雪松、笔柏、桂花、红枫树等。
2.九女义墩
位于听涛景区西北处一小丘上。相传太平天国军占领武昌时不**女起义参加太平军,后清军攻陷城池大肆屠杀,有女兵九人在此壮烈牺牲。乡人将其遗骨合葬于此。1952年政府建基立碑,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碑为花岗石砌成,顶端吊6个铜铃,风振铃鸣,伴以拍岸怒涛,犹似烈士英灵奔驰战场金戈铁马的激战声。碑前宽敞的道路两旁,栽着整齐的翠柏,更显庄严肃穆。
3.落雁芦洲
落雁景区湖心孤岛上,芦苇丛生,林木葱茏,是水鸟群聚栖息之地,稍有动静,百鸟惊飞,继而平静栖落,为东湖难得的一大自然景观。
沙滩疑海
作为国内唯一的内陆海沙浴场,疑海沙滩浴场无疑是江城人消暑的理想之地。浴场位于十里长堤的中部,分为沙滩区、嬉水区,建有欧式的海盗船、情侣岛、美人鱼雕像、大礁石和希腊灯塔等,具有浓郁的南国海滨风味。还配有沙滩排球、沙滩摩托车等运动项目。
碧潭观鱼
碧潭观鱼位于梨园虎岭湖畔,由观鱼厅、五角亭、方亭、休息亭、曲桥和水池组成。漫步于曲桥上,各色的锦鲤在身旁的水里嬉戏,站在池边拍拍手,大群的鱼儿便顺声而来聚在池边,可观鱼、戏鱼、钓鱼。夏天,潭内的荷花争芳吐艳,更是别有一番韵味。
惟楚有才
惟楚有才表现的是楚国历史上有作为的名君、名相和事业有成的名人的故事,以圆雕、浮雕和高浮雕的艺术形式,展示楚国在采矿、冶炼、兵器、漆器、丝绸、乐器、歌舞等方面的成就。12座圆雕,28组,长300余米,宛若一幅长画卷,将楚文化的成就表现出来。离骚碑用红色的岩石砌垒而成,碑高14.8米,宽6米,比泰山御字碑略大。上刻毛泽东同志用小楷手抄的《离骚》全文。
烟浪踏步
“一围烟浪六十里,几队寒鸦千百雏……” 读东湖磨山“摩崖石刻”上的这首南宋文人袁说友的《游武昌东湖》,才知道东湖旅游的历史提前了800多年。距“摩崖石刻”不远处,古色古香的“烟浪亭”仿佛是从诗中走出……
朱碑耸翠
“东湖暂让西湖好,今后将比西湖强。”半个世纪前,朱德元帅视察东湖,对东湖寄予了厚望。位于八里磨山第一峰的朱碑亭,就是为纪念朱德元帅而建。亭上匾额“朱碑亭”为郭沫若题写。亭前立红色石碑一座,上刻朱德元帅视察东湖时的题词。
天坛晨曦
刘备郊天坛位于东湖东一峰上,由文化平台、神道和祭坛三部分组成。传说刘备在此祭天。平台右侧石壁上,刻着东湖“三国”遗迹图。平台之上,是360级的神道石阶,石阶两旁设有连心锁链。登上祭坛,视野开阔,举目远眺,八里磨山、十里东湖尽收眼底。
杜鹃含笑
杜鹃园位于磨山南麓。是一组颇有民族风格的园中园,展室内各种名贵杜鹃清雅自然,丘谷中遍植杜鹃,花开时节,白的似浮云,缭绕于磨山脚下;红的像丹霞,辉映着青山碧水,是我省的杜鹃种植、观赏基地。
樱花烂漫
东湖樱花园内。邓颖超1978年访日时,日本前首相为表示对周恩来总理的怀念,赠送了樱花78棵,邓颖超特意安排栽植在东湖。七十八樱花亭寓意:一是周恩来同志享年78岁,二是1978年中日缔结和平友好条约。新樱花园占地150亩,植樱花5000株,仿日本园林风格。
楚城楚市
磨山楚城是依据楚人喜临水居高筑城的特点,按照郢都故城而建。城高23.4米,长105米,有水门、陆门、城墙和烽火台。距离楚城数十米的楚市按照《新论》中描写的楚国市面的意境而建:街市黄墙黑瓦、红漆门柱、青石小道吊脚楼……
曲桥荷风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在东湖具有江南庭园特色的园中园——盆景园内,沿着曲桥赏荷,夏日荷风给游客送去十里清凉。此外,东湖还有多处荷圃,中国荷花研究中心就设在东湖。
十里桂香
磨山桂花素有“八里磨山,十里飘香”之说。50多年前,东湖欲“改磨山为香山”,从杭州西湖、湖北咸宁等地引种了桂花树万余株,栽种在磨山南麓的荒坡空地上。如今,东湖桂花早已形成气候,每逢金秋时节,金桂、银桂、丹桂三大品种的万株桂花在朱碑亭下互争芬芳,香飘十里。
踏雪寻梅
“且喜东湖春早到,红梅万树一起开”冬季东湖最美的风景,莫过于到东湖梅园踏雪寻梅了。东湖梅园开创于上世纪50年代,现占地500亩,有梅树300个品种、5000余株,为“江南四大梅园”之首。中国梅花研究中心在此。
茶园绿锦
东湖磨山南麓的260亩茶园,三面环水,一面靠山,气候湿润,非常适合茶叶生长。这里生产的茶叶“绿羽”,色绿碧翠,且外形酷似鸟羽,借茶圣陆羽谐音,被专家命名为“绿羽”。另一种名优茶其叶片直立,宛如细细白浪而得名为“白浪尖”。茶园四季青翠,空气清新。
古刹塔影
位于景点保护区内,宝通寺古刹与洪山宝塔历史悠久,为寻古探幽之所。洪山宝塔又名灵济塔,始建于元代初年,清同治十年重修。为外砖内石砌仿木结构。塔内有石阶可登临塔顶观景,宝塔周围古树参天,山上摩崖石刻历历。宝通禅寺与洪山宝塔毗邻,依山而建,有大雄宝殿、祖师殿、禅堂等寺庙建筑。寺内有口“万斤”大铁钟,为南宋嘉熙年间孟珙所铸造。
卓刀古泉
位于东湖西南伏虎山麓。据传三国时,关羽率兵至此,时值三伏,只因一虎精作怪断水源,将士们暑热难当,关羽怒斩虎精,心喜而卓刀入地,立时,泉水喷涌而出。明初,分封在此的楚昭王朱桢,为此泉修了井台,高约二尺,共分四层,用条石砌成,井栏上刻有“卓刀泉”三字,至今尚有石碑。
仙风梅岭
位于风景秀丽的东湖之滨,由梅岭一号、梅岭二号和梅岭三号建筑群落组成。圆内林路通幽、高树如云、鹭飞鹤翔。毛泽东主席生前喜爱的松、竹、梅等各种佳卉珍木随处可见,处处景色迷人,相映成趣。梅岭是毛主席除中南海外居住时间最长、次数最多的地方。他曾在一封信中将此地喻为“白云黄鹤”的地方。
荆楚古宝
省博物馆,是湖北省收藏、考古、研究、陈列、展览历史和革命文物的中心,收藏文物约20万件,其中曾侯乙编钟、越王勾践青铜剑等出土文物,是举世瞩目的珍品。1999年落成开放的“编钟馆”现已成为向世人展示中华民族古代灿烂文明的亮丽窗口。编钟埋藏地下2400多年,至今还能演奏各种古今中外古曲,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植物大观
地处磨山南麓的中科院武汉植物园,园地面积约70万平方米,有十多个专类园区和园林景区,如繁花似锦的观赏植物区、硕果累累的猕猴桃园、四季常青的松柏园、百草遍布的药用植物区等。植物园共有植物4000种,是我国华中地区最大的植物种质资源收藏中心和北亚热带植物多样性保护基地。
雁桥月影
从磨山进入落雁景区的第一桥为清河桥。“清河桥”古名“请和桥”。相传战国时期,楚庄王领兵出征到东湖,驻扎于此。不料令尹斗越椒叛变,楚庄王和斗越椒隔桥对峙。为避免自相残杀,楚庄王让斗越椒和神箭手养由基比试射箭。养由基取胜,叛军因感谢养由基求和免战,将这座桥称为“请和桥”。后来,由于此处山清水秀,遂将“请和桥“改为“清河桥”。
珞珈书香
珞珈山现为武汉大学校园,其古典的教学建筑与葱郁繁茂的林木构成了东湖南面一幅特有的人文风景轮廓线。武汉大学校园占地面积约为5508亩,内有珞珈山、狮子山、侧船山、半边山、小龟山、火石山等,蜿蜒起伏,错落有致;登高远眺,湖光山色,自然风光独领风骚;校园仿古建筑构思精巧,群而不乱,典雅凝重,令人留连忘返。
楚天极目
楚天台位天磨山西二峰上,仿楚国章华台而建。编钟造型的风铃、天文仪器“斗柄”的吊顶、振翅欲飞的“凤鸟”宝顶、镇墓兽基的柱帽——极大地体现了楚国建筑特色。登台极目远眺,水天浑然一色,甚有凭虚御风的意趣。楚天台内有楚歌舞表演。
渔舟唱晚
“渔歌渔号渔鼓,尽享渔家风情;泛舟撒网捕鱼,恍入梦里水乡。”落霞缤纷时看东湖岸上炊烟袅袅,一艘艘渔船在湖中荡漾,可以暂忘都市的喧嚣。
水天烟波
位于听涛处。宫殿式的建筑,与楼四周常青的香樟、松柏、翠竹相得益彰。主楼和两端方亭翘角上装着12只白瓷和平鸽,个个昂首展翅,大有欲上蓝天之势,为端庄的长天楼增添了秀色。全楼上下两层,有“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诗情境界。
泽畔行吟
行吟阁位于荷风桥边四面环水的小岛上。
郭沫若题名“行吟阁”三字,阁名源自《楚辞·渔父》“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一句。阁系仿木结构,层层飞檐,古色古香。阁前屈原像,举步行吟泽畔。身后为屈原纪念馆。
濒湖画廊
具有民族风格,依自然地形巧妙地建成半拱亦半圆形建筑。半拱是画廊的主体,建筑在小山丘上。半圆是两翼长廊,向后弯斜。长廊两端有六角亭作依托。整个建筑红柱绿瓦,错落有致。廊南侧花坛内有一棵大型垂枝重阳木,俨然天然盆景,廊后有大片桂花,每到秋季,红叶夹翠,漫野桂香,别有一番风光。
曲堤凌波
曲堤横跨东湖,连接听涛、磨山两大景区。十里长堤,曲曲弯弯,它将广阔的湖面分成若干区域。两旁遍植的池杉、夹竹桃似一条彩带飘浮于碧波之上。漫步长堤,韵味无穷。登高俯视长堤更有一番景致。?
竹海听涛
湖滨客舍附近便是可竹轩。
一组民族风格的轩式建筑,绿瓦白墙,掩映于梧桂罗列的丛林之中,错落有致。苏轼诗云:“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轩后,竹林成片,临风摇曳,声韵可听。临轩,南望珞珈书香,东赏磨山晨曦,北看湖光浮阁,平视湖面,游船来往如织……